当前位置: 首页 >> 咨询
我国4月CPI同比涨幅逼近零,PPI降幅扩大,你怎么看?| 宏观经济_环球资讯
发布时间:2023-05-11 19:21:06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2023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C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已逼近零。2023年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4月PPI的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了1.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2023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C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已逼近零。

2023年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4月PPI的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了1.1个百分点。


【资料图】

4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逼近于零

4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

从同比看,4月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食品中,禽肉类、鲜果、食用油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6.7%、5.3%、4.8%和4.0%,涨幅均有回落;鲜菜价格下降13.5%,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出行类服务恢复较好,飞机票、宾馆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在7.2%~28.7%之间;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1.5%,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主要是能源价格回落较多,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0.6%和11.5%,降幅分别扩大4.0和4.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4月C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9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和鲜果大量上市,价格分别下降6.1%和0.7%;生猪产能充足,叠加消费淡季影响,猪肉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基本平稳。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小长假期间出行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4.6%~8.1%之间;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下降1.7%;商家降价促销,燃油小汽车、新能源小汽车和家用器具价格分别下降1.0%、0.9%和0.6%。

据测算,在4月份0.1%的CPI同比涨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

2023年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0%。

PPI同比降幅扩大

4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

从同比看,PPI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石油、黑色金属等行业对比基数走高,以及近期国内外需求偏弱。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7%,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6.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3.6%,降幅扩大2.6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9.3%,降幅扩大6.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8.6%,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另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7%,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6%,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1.1%。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1%。钢材、水泥等行业供应整体充足,但需求不及预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0%,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煤炭产能继续释放,加之进口量仍较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4.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其中铜冶炼价格上涨0.3%,铝冶炼价格上涨0.1%。另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7%,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9%,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上涨0.1%。

据测算,在4月份3.6%的PPI同比降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6个百分点,上月为-2.0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上月为-0.5个百分点。

1—4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

通缩临近?

“通缩”两字可能是4月中旬以来出现最高频的经济词汇之一。2023年3月,我国CPI同比涨幅仅为0.7%,远低于1月的2.1%和2月的1.0%,且2月和3月CPI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2023年3月,我国PPI同比下降2.5%。

3月份的CPI和PPI数据发布后引发了市场对经济步入通货紧缩的担忧和较多争论。

当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则表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邹澜认为,对“通缩”提法要合理看待,通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的特征,且常伴随经济衰退。当前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广义货币(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与通缩有明显区别。

从CPI的走势看,我国CPI同比涨幅持续下降,但CPI同比涨幅仍为正值,说明我国经济并没有处于通缩,而CPI同比涨幅的下降则符合通胀回落(disinfllation)的定义。

在通胀回落(disinflation)过程中,一般物价水平仍然在上升,但通胀的速度暂时放缓,通货膨胀率在短期内有所下降。

通货紧缩指的是物价的绝对水平的普遍下降,而通胀回落(disinflation)指的是物价上涨幅度的普遍下降。

通胀回落(disinflation)在有些情况下是健康的,有助于防止经济过热。

通胀回落(disinflation)的潜在风险是,如果通胀率持续下降,可能会降至低于零,从而令经济步入通货紧缩的泥潭。

从全球主要国家的历史来看,通货紧缩不仅是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而且货币供应量增长下降,并可能伴随经济衰退。

2023年3月末,我国M2余额达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低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M2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邹澜此前预计,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下半年物价涨幅可能逐步回归至往年均值水平,全年CPI呈“U”型走势。

本文编辑:孙世选 ‍ ‍ ‍ ‍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