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咨询
北京平谷大妈的“桃花源记”
发布时间:2023-08-08 16:30:02    来源:半月谈APP

夏天,是平谷大桃成熟的季节,也是大峪 子村“村花联盟”最操心的时候。

几天前,山里一场狂风夹杂着的大雨,让北京郊区5名60岁的大妈团彻夜难眠。天还不亮,她们就纷纷赶到桃地查看,有几棵小桃树倒了,让大家直呼心疼,好在影响不大,大家便分头忙活开了,赶着采摘新一天的订单。

北纬40度,北京郊区半山区,是我国大桃种植的北限之地。上世纪80年代,大华山镇的几家农户响应政府号召开始种植桃树。如今,30多年过去,大桃产业已经在全区蓬勃发展,品种达到200多个,“平谷大桃”成为平谷区一张响亮的地方名片。


(资料图)

浇水、施肥、剪枝、套袋、解袋、采摘,不同的品种,生长周期都不一样。于是,种桃、养桃、卖桃,构成了“村花联盟”一年四季的劳作图景。到了成熟采摘期,凌晨摘下的大桃,怕捂、怕压,也怕潮。以往,如果大桃当天卖不掉,就成了“隔夜愁”。

近些年,随着即时零售新业态的发展,从枝头摘下的新鲜大桃,被直接抬上发往北京市区的冷链车,保鲜难、运输难、卖价难,不再是困扰平谷种桃大妈们的问题。每天完成当天的采摘订单后,5名大妈团成员总会在桃园里,跳上一段广场舞纾解劳累,拍下短视频记录生活,她们戏称自己叫“村花联盟”。

种桃九苦一分甜

平谷三面环山,西南开口的敞开型地形,光照足,昼夜温差大,这有利于桃子在树上充分地吸收营养。

另外,平谷区大桃种植地属于沙质土壤,山低坡缓,周边群山有大量富钾火山岩,这也为大桃提供了大量的微量营养元素。

“沙土种的桃好吃,也容易旱,得勤浇。”“村花联盟”里63岁的张桂斌,是大峪子村第一批种桃的农户。30年来,虽然大桃品种不断更新迭代,但她一直坚持传统的种植方式,用当地老百姓家里养猪、养羊的农家肥来养土地。

土壤肥力充足,桃树枝繁叶茂,却带来了受光不均匀的“副作用”。为此,在生产阶段套袋,已成惯例。套上袋,大桃不会被枝叶划伤,颜色也更加鲜艳亮丽。一棵树几百个桃,她一个人搬着梯子爬高上低,套完得一个多小时。

▲平谷种桃大妈能扛能耙,各个都是农田好手。(摄影:王强)

在套袋之前,桃树要经历间花、间果的过程,开花的时候去掉一部分,坐果以后再去掉一部分,保留合理数量的果实,保证营养的供给,这样会长得更大、更好。

北方灾害性天气多,一颗个头硕大、颜色鲜红的大桃,长成颇为不易。倒春寒的时候,桃花刚开,突然一场雪,桃花都会被冻掉;沙土地易旱,三四天就要浇一次,极端的缺水天气还可能会降低桃子产量;夏季的冰雹总会突如其来,快成熟的桃子皮特薄,轻轻一砸就不能再卖了……

种桃的利润不高,刨去开销,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一年加起来,毛的也就一两万块钱,挣的钱还要投入到明年,买肥料、买套袋、雇人工,种桃是九苦一分甜。”张桂斌说。

好消息是,今年入夏以来,北京持续高温,让正在生长的桃子经历了更大的昼夜温差,加之雨水较少,大桃的甜度比往年更高、口感更好。

应季桃子不等人

进入成熟期,不等人的桃子,也就10-15天的采摘期。

由于凌晨温度低,糖分易积累更香甜,劳作时也更凉快,“村花联盟”都在凌晨下地摘桃。凌晨4点进到村里,像赶集一样的果农早已完成摘桃和打包,大口地吃起了早饭。

“现在还有电三轮,最早都是手推车。”“村花联盟”的发起人韩玉茹说,推着小推车到大桃市场排长队等着卖桃,是平谷大妈们对卖桃季节共同的记忆。

在韩玉茹的回忆里,大桃市场早晨三点开秤,谁排得靠前谁价格就高,排到后面,桃贩眼看大车装不下,就会压价收。夏天气温高,摘下的桃子要是卖不出去,放一夜就该软了。挺好的大桃,有的几毛钱就卖出去了,最起码不烂在手里。

▲为了赶早卖上好价钱,平谷桃农天不亮就下地摘桃。(摄影:王强)

种桃难、卖桃难,也难挣钱,村里年轻人不愿再种桃。目前,还在平谷从事生产的桃农平均年龄已经超过50岁,年轻人大多已走进城市,即便回来也极少从事农业生产。

眼见父母卖桃不易,也有一些“桃二代”希望通过自身的眼界和努力,改变父辈延续了多年的传统售卖方式。

2015年,张桂斌的儿媳马帅嫁到大峪子村,小两口原本在城区经营一家饭店。到了卖桃季,马帅就会回到村里帮助婆婆卖桃。

马帅也想过开电商店铺,但她发现电商店铺需要专门的运营人员,投入也大,而且大桃销售季节性强,并不适合常年来做。相比之下,她发现了更简便的线上销售模式,即寻找代理商“一件代发”,或个人微商通过朋友圈“点对点”售卖。

订单有了,怎么送出去又成了难题。最初,各大快递公司是不发平谷大桃的,因为速度跟不上,当天到不了桃就烂在箱子了。再者,运输成本价格高,运费太贵,一盒大桃12颗,售价50元左右,还要另附快递费20元。

距离市中心几十公里,平谷大桃仿佛被隔离在互联网销售渠道之外。

从枝头长熟一天到餐桌

如何破解时效和运输成本之困,成为平谷大桃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平谷区启动了“互联网+大桃”工程,帮助桃农对接电商物流,还让快递物流企业提速降费,持续推动大桃出村进城。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助力下,平谷大桃线上销售有了新变化。

对市场风向的变化,一些人有着天然的嗅觉。平谷区电商中心主任刘长城发现,在北京这个特大消费市场,不同的消费场景中,大桃正在以不同的形式被售卖。

“两粒的包装盒,像点外卖一样,半个小时送到家,都是年轻人在下单。”刘长城在北京繁华商圈看到的一幕,让他有了新启发。

于是,刘长城找到美团买菜进行合作,“硬吃脆甜、软吃爆汁”的平谷大桃,很快成为都市年轻人的“心头好”。美团买菜与平谷区电商中心签约启动了“本地尖货”计划,在平谷建立了多个大桃直采基地,年销售额达到千万。7月30日,美团买菜在平谷桃园中开启了“本地尖货”直播专场,这也是平台首次以户外“沉浸式”直播的方式,宣传推广北京平谷大桃。

如今,每天凌晨,从枝头摘下的新鲜大桃,带着露珠被装上冷链车,最快当天下午就能送到北京市区年轻人的餐桌。

更快的速度,让平谷大桃口感越来越好。刘长城说,以往,考虑运输和销售的时间成本,一些大桃会在六七成熟就提前“下树“,而通过美团买菜这样的平台,桃子可以长到九成熟再采摘,确保更好的口感,也让好桃卖好价,桃农的收入有望因此增加三四成。

▲忙完农活,马帅带领5名大妈团拍短视频记录生活。(摄影:王强)

“以前那么多年,都是一棵树、一整筐地卖桃,现在不一样了,讲究分级分类。”在采购员到来前,“村花联盟”会把一棵桃树按树尖、树围、树心,先进行第一轮分类,然后每类再按照大小、颜色精细分为不同等级。专业的甜度测量后,大桃再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包装。这样分级分类后,外卖和电商是增收的,商超是托底的,批发市场还有加工厂是保底的,一点都不浪费。

一顶遮阳帽、一个小水桶、一身“多巴胺”穿搭……如今,每天早晨忙完摘桃、卖桃,“村花联盟”这5名同村老姐妹,总会一起游游山、玩玩水、拍拍短视频,在忙碌的农活之外,把生活过得非常精彩。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