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咨询
古代南京的排水和都城营建
发布时间:2023-06-15 13:28:48    来源:个人图书馆-海曲上人
引言

南京作为建都始于孙吴时期,最初被命名为建业。在吴国灭亡后的数年间,东晋继续将其作为都城,并改称为建康。建康成为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被称为"六朝"。直到明代,南京的城市发展和建设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南京的城市水系经历了东吴初建时的形成,南唐时期的复兴,发展到明朝时期达到了鼎盛。南京的水系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交通和灌溉作用,也成为城市景观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其地理环境的支持和城市水系的贡献。

逐水而居与洪涝灾害

在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通常选择居住在临水的高地上,以便更好地生存。正如《管子·水地》所说,水是万物的根本,是生命的来源。河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南京凭借其优越的山川地势,早在五六千年前,北阴阳营氏族的先民们就选择了紧邻江河的台地,即现在的鼓楼岗,作为聚居地。


(资料图)

文献记载了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二月发生的一次重大水灾,其中描述道:"在乙丑朔的夜晚,洪水涌入石头城,冲毁了船只,造成了人员伤亡;在庚寅夜晚,洪水再次涌入石头城,商旅方舟成千上万,被冲散毁灭,遗骸遍地。尽管江左地区经常发生洪水,但从未有如此严重的情况。"

这些数据和记载表明南京城区常常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然而,南京人民始终坚持在这片美丽而多灾的土地上生活,他们通过不断努力与抵御洪水,逐渐建立起了一座繁荣的城市。

明朝以前南京城水关系演变

为了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南京的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来管理城市的水系。从时间的发展顺序来看,南京城水系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六朝时期和南唐时期之间。

六朝时期城水关系

在东吴建都之前,作为以水军立国的孙吴,他们非常重视水系的建设,先后疏通或凿通了运渎、城东的东渠、城北及城西的潮沟、城南的缘淮塘等水道。

在后来的东晋和南朝时期,南京的水系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青溪和东渠位于城东,运渎位于城西,城北堑和潮沟位于城北,秦淮河则贯穿城南,形成了南京城外环绕的水系。这些水道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洪水,形成了城市的水防体系。

然而,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南京的城市地位下降,水系的发展停滞不前。在这段时间内,南京的水系并未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改进。

杨吴时期城水关系

随着长江江岸逐渐向西移,南京城中的沙洲开始与陆地相连,形成了莫愁湖、南湖等低洼湖泊。同时,秦淮河的入江口也向西北方向移动。在南唐时期,都城的范围向南扩展,将秦淮河两岸的居民纳入城内。

秦淮河由此分为内外两支,南唐金陵城充分利用了自然水道,如青溪、潮沟、外秦淮河、乌龙潭等,还对原本较小的落马涧进行了拓宽和加深,形成了更大规模的环城水系,被称为"杨吴城濠"。

同时,南唐还开凿了护龙河(即宫城护城河)。在秦淮河进出南京城的位置,出现了"上水门"和"下水门",标志着对秦淮河进出南京城实施控制的开始。

明朝南京城水关系

明代南京在南唐时期已有一定的水系基础上进行了疏浚、拓宽和连通,使得古南京城的水系达到了鼎盛期。在城外,利用了玄武湖和杨吴城濠等现有的河道,将其与环城的护城河相连。在城内,修建了皇城、宫城护城河和小运河,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水系网络,并且修建了许多官沟,用于将排水引入河道。

根据南京地势的特点,南京城的水系可分为城南的秦淮河水系和城北的金川河水系。这些水系的建设为南京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同时也提供了水运交通的便利。

金川河水系与南京城

在遥远的远古时期,金川河水系与两条重要的水体相连,即长江和玄武湖,同时也与秦淮河水系相通。直到六朝时期,金川河水系仍然通过南京城的南北分水岭——鸡笼山与九华山之间的狭窄人工河道潮沟,与秦淮河水系相接。这种连接不仅促进了水运交通的发展,也为南京城带来了繁荣和活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潮沟逐渐湮塞,金川河水系与秦淮河水系正式分开,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河道格局。特别是在隋唐时期之后,这种分离更加明显。尽管金川河与秦淮河不再直接相连,但其历史上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

明南京城市理水策略

南京城以山川为依托,善用水道,得天独厚的帝都地位源于城水共生的相辅相成,使其在东方矗立于世界之巅。

城河一体的功能理念

南京城河一体的功能在城市选址、功能布局、城市营建和水运交通等多个方面得到体现。城市选址时考虑到靠近河流,以便近水取源、避免干旱,并便于排水,避免洪涝灾害。然而,对天然河流的利用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后期的人工改造则是必不可少的,以满足供水、灌溉、排水、防洪、防御、航运和防火等多方面的需求。

对于南京来说,城壕作为城河一体的理念发展的基础,经历了三国时期的发展、南朝的繁盛、隋唐的衰落、南唐的复兴,最终在明代成为城河一体理念的集大成者。

南京城区的地势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趋势,因此内秦淮河水系主要从东向西、由北向南流动;而北盆地地势则东南高而西北低,导致金川河水系主要从东南流向西北。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南京城内共有25处涵洞,其中8处进水的水关、涵闸和涵洞分布在城东,17处出水的水关、涵闸和涵洞位于城西和城北。

通过比较南京的地势条件和明代南京城墙下的水关、涵闸和涵洞位置,可以看出明代南京水关涵闸的设置是基于自然山水格局的因势利导的功能举措。

这些城河一体的功能措施使南京城得以更好地应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了供水、灌溉、排水、防洪、防御和航运等方面的便利。明代南京城河一体的水系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繁荣与发展的基石。

在明代时期,南京城内的居民主要聚集在城南,对秦淮河的水资源需求十分依赖。因此,在秦淮河进入城内和离开城外的位置,设置了两个重要的水关,用于控制城内秦淮河的水位,确保城内的供水和安全。同时,在城北的军事区域,主要涉及物资运输的金川河上设立了北水关。

明代南京城墙中的涵洞共有7座涵闸,包括武庙闸、太平门闸、琵琶闸、半山园闸、朝阳门闸、铜芯管闸和大树根闸。这些涵闸主要起到进水的作用,并设置了闸门来控制水流量,但无法供船只通过。这些水闸的设置在保证水资源供应的同时,也起到了调节水流的作用,确保城内的排水和防洪安全。

明代南京城墙下共有15座涵洞,包括铁窗棂涵、乌龙潭涵、清凉山南涵及北涵、石头城涵、草场门涵、工会干校涵、定淮门涵、老虎洞涵、归云堂涵、四望山涵、挹江门涵、狮子山涵、新民门南涵和北涵。这些涵洞并没有闸门,无法控制水流量,也不适合船只通行。它们主要分布在南京城西和城北汇水面积较小、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段,作为出水涵洞的功能。它们可以迅速将城内积水排入护城河,有效地防止内涝的发生。

多方面的筹谋

疏浚排水

明代南京城精心设计了完善的排水系统,根据地形走势,使得城内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并通过涵闸排出城外。早在东晋时期,南京城就采用了"开御沟"的方法来解决御道路面积水问题。

六朝至南唐时期,城内设有排水暗沟和明渠,用于收集雨水和污水,导入河道中。明清时期,城南秦淮河两岸的街巷建有砖砌的方盖沟,有利于排水,其中著名的有门东官沟和门西官沟。

明代的故宫地下还布设了多条用条石铺成的排水沟道,并采用分区排水方案,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走。在明皇城的西南角,甚至还发现了一处排水涵洞的考古遗址。

修建堤防

明代时,为了应对洪水的威胁,南京采取了重要的措施,即修建和加固堤防。早在东吴时期,秦淮河沿岸就建造了名为"横塘"的河堤,并进行了夹淮立栅工程,利用木材和石块等修筑栅栏,以保护秦淮河沿线免受洪水的侵袭。梁武帝也在现在的光华门至石头城一带修筑了名为"缘淮塘"的河堤,以防止河水漫溢对城区居民的伤害。

从东吴时期之后,洪水的频率逐渐增加,这促使人们更加重视河道治理。南唐时期,洪水频率相对于隋唐时期有所降低,这表明城市的水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明代的1300年到1400年期间,南京城的洪水频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然而,随着永乐帝迁都北京,南京成为辅都,城市地位下降,对城市治水的重视程度也相应减弱,洪水频率再次上升。这表明作为明代都城的南京,城市水利管理策略取得了显著效果。

结语

古都南京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备受历代帝王的钟爱,但紧邻长江也使得城市频遭水患,因此各朝各代都不断思考和努力进行城市理水。

根据现有的水系调蓄方式,可以推测明代南京主要依靠水关涵闸进行防洪排涝,并通过河流的疏浚调节来满足城内居民的生活用水和排水需求。明代南京在城市理水方面采用的可持续理念和操作手法,在没有现代化机械手段的时代是非常伟大和先进的,使其成为当时世界的繁荣都城。

参考文献: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